唐代的雕塑艺术,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,可以说是达到了辉煌灿烂的时期。不管是宗教雕塑、陵墓雕塑,还是装饰雕塑,同之前的朝代比起来都有了极大的发展,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。
那么,这些雕塑艺术的繁荣,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
唐代的宗教雕塑主要包括佛教雕像、道教雕像和儒家雕像。但是,道教雕像和儒家雕像的数量没有佛教雕像多,而且在形式上,也大多是模仿佛教雕像的形式。所以,了解了佛教雕像,也差不多就了解了道教雕像和儒家雕像。
唐代之所以会盛行佛教雕像的原因,一方面是由于随着佛教的发展和日益本土化,佛教信徒逐渐增多,他们通过开窟雕像来表达虔诚的信仰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唐朝政府支持佛教发展,并投入大量财力来雕塑佛像。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,唐代的佛教雕像有了很大发展。
在唐代,佛教雕像差不多几乎遍及全国,就拿石窟雕像来说,数量就很惊人。比如,敦煌莫高窟现存的石窟有492个,其中唐代洞窟就有238个,差不多占了全部洞窟数量的一半。其洞窟的规模程度,是其他各个朝代比不来的。
唐代的这些佛教雕像除了数量多,其艺术价值也极高。比如,龙门石窟看经寺里的29尊罗汉雕像,极具艺术性,雕像跟真人差不多大小,神态表情各不相同,生动地再现了自禅宗初祖摩诃迦叶起的29代传法谱系像。难怪,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王子云对龙门石窟雕像有极高的评价,
“洛阳龙门石窟雕刻造像,特别是唐代的造像,在我国雕塑史上,应与敦煌莫高窟的彩塑东西并美,……(龙门石窟雕刻造像)的雕刻手法,尤以人像雕刻的创作和雕制手法,能以提供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。作为一种民族雕刻艺术遗产,它可以永葆灿烂,供千千万万的中国雕刻艺术欣赏者以无穷尽美的享受。”
可见,龙门石窟的唐代石刻很珍贵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陵墓雕塑:雕塑种类空前繁多,而且雕刻技艺也极为高超
由于受“事死如事生”传统观念的影响,历代帝王都恨不得可以倾尽国家的财力为自己修建最豪华的陵墓。他们陵墓的奢华程度、规模程度、随葬品的数量,大到让人叹为观止。而陵墓里的雕塑,其功能就是作为装饰和随葬品,而这种陵墓雕塑可以分为陵墓石雕和墓俑雕塑两大类.陵墓石雕,始于春秋战国,发展于秦汉,兴盛于隋唐。唐代的陵墓石雕,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,不但种类空前繁多,而且雕刻技艺也极为高超。
唐代陵墓石雕的种类内容非常丰富,有白虎、青龙、朱雀、玄武、翼马、石羊等。此外,唐代帝陵前还出现了人物群体像。在此之前的人物像,都是以个体形象出现的。比如,昭陵前放置有14国蕃酋君王石刻像,乾陵前立了61王宾像。它们是唐朝国力强盛、国际影响力强大的象征。
说完陵墓石雕,再来说墓俑雕塑。墓俑雕塑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,到秦汉时已形成质朴劲健的风格,发展到唐代,同样达到了极高的程度。比如,大家比较熟悉的唐三彩,就是用来陪葬的墓俑雕塑。而且,墓俑的种类也开始增多,除了兵士俑、乐工俑和侍女俑外,还出现了平民百姓,甚至还有昆仑奴和胡人。
传统的装饰雕塑种类有点多,不过大致还是可以分为建筑、碑石、工艺和小品这四类的装饰雕塑。当然,发展到唐代,装饰雕塑自然会比前代好很多。
唐代装饰雕塑的雕刻技艺,同前代相比较有了明显的提高。以铜镜制作为例,唐代在传统铸造工艺的基础上,创造性地制作了金银平脱镜、螺钿花鸟镜等铜镜,其多样的纹样和高超的制作工艺,让人惊叹。比如,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的金银平脱羽人飞凤花鸟铜镜。在中间钮的周边镶嵌了用金银片雕刻的八瓣莲花座,莲花座的周围又满布了用金银片雕刻的花鸟、飞蝶、双羽人和双飞凤,雕刻的这些形象都极为生动。